“十一五”期间,基础医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教育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共计48项,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当选亚洲支原体学组织(AOM)理事长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支原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以及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主编的《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成为国内动脉硬化研究领域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
这些成绩,是我校基础医学学科多年来不断发展的缩影;成绩的背后,反映了我校基础医学学科持续建设的创新硕果。
凝练研究方向提升水平
我校基础医学学科历史悠久,基础厚实。早在1988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获批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10年,顺利通过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获评“优秀”。基础医学于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基础医学学科获批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基础医学学科根据自身特点,紧扣《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将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糖尿病等常见多发性疾病作为主要攻关对象,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础、病原体致病机制与分子诊断及防治基础、胃癌等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基础、糖脂代谢紊乱机制及防治基础、抗感染免疫及相关分子机制等5个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同时立足学术前沿,在学科交叉的维度上积极拓宽研究领域,在神经损伤与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及其防治靶点研究方向开展了新的探索,各个研究方向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础研究:首创了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模型及研究技术方法,并被广泛采用;从血管内膜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方面聚焦血管病变及其调控,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研究体系;从化学药物、基因与蛋白两个层次,构建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防治新思路。
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及防治研究:病原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组织面对的重要课题。国际上对多数病原体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更凸显出针对病原体的致病性研究、快速诊断与防治措施的迫切性。
胃癌等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学及防治研究:本学科在国内率先进行胃癌的病理研究,建立了实验性胃癌动物模型,目前主要开展胃癌、鼻咽癌、肝癌和淋巴瘤相关基因的筛选、克隆和功能研究,获得一些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基因和蛋白。在国内外首先证实大蒜及其有效成分DADS具有防治胃癌的作用。
糖脂代谢紊乱分子机制及其防治基础研究:系统阐明了荷脂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工作模式及其关键基因的新生物学功能,揭示了糖脂代谢紊乱协同调节大血管病变的分子机制,发现了调节脂、糖代谢紊乱新的内源性活性物质。
抗感染免疫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在核酸疫苗与粘膜疫苗研究中已筛选出了有一定优势的保护性效果较好的抗病原体感染的疫苗,在血吸虫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已发现并证实了血吸虫免疫逃逸的相关分子。在髓源抑制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机制研究与TLRs通路分子研究方面,分离与纯化了MDSCs,研究了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在TLRs通路方面研究了其与免疫病理反应的关系与机制。
神经损伤与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及其防治靶点研究:本研究方向多年来不断探索外周神经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认知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新靶点,成为我省一支重要的神经科学研究队伍。近年来率先探讨了硫化氢、Apelin等内源性小分子活性物质在神经损伤和认知障碍中的调节作用,明确了硫化氢、Apelin可作为防治神经损伤和认知障碍的新靶点,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等国际重要的神经科学期刊发表SCI论文30多篇。
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医学学科整体研究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尤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支原体研究在亚洲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十一五”期间,基础医学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7项,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2项,其它课题53项,科研经费共计1922.9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发表科研论文869篇,其中SCI/ISTP收录217篇;主编著作5部;出版教材7部。此外,该学科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共获得发明专利2项,转让成果3项。
优化队伍结构成效明显
基础医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学术造诣较高的专家教授为龙头、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强劲发展潜力,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包括教授26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总人数的91.4%。学科汇聚了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侨联科技创新人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等一批优秀人才,动脉硬化学、病原体致病机制与防治研究团队先后被评为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依托雄厚的师资及学科整体实力,基础医学学科教研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十一五”期间,临床医学专业获批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医学检验专业获批湖南省特色专业;新增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4门湖南省精品课程;机能学实验中心、显微形态实验中心、病原学实验中心获批为湖南省高校基础课示范试验教学中心;获得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3项,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3项。近五年,该学科还获得国家“质量工程”1项,省级“质量工程”10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3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十一五”期间,基础医学学科共招收博士生36人,授予博士学位14人;招收硕士生280人,授硕士学位391人。该学科点学位论文抽检优良率100%,10篇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5位研究生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研究生发表论文被SCI/ISTP等核心期刊收录50多篇,最高IF值(影响因子)达5.9。
谋划未来发展争创一流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与建设,基础医学学科在科学研究、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十二五”,基础医学学科提出了“通过不断强化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改善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基础医学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争创一流学科,朝着国家重点学科奋进”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基础医学学科将着力提升学科研究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现有的6个重点研究方向,并结合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在新发与再现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心肌缺血损伤的细胞分子机制及防治、肿瘤早期诊断与分子靶向治疗、分子免疫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凝炼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取得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十二五”期间,基础医学学科将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使学科团队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加强学科基础条件建设,高水平建设好“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提高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的综合水平,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生一批对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有重要贡献的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高素质基础医学专门人才。
厚积而薄发。基础医学学科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在未来发展中必将会充满蓬勃朝气,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在新的征程中继续谱写新的篇章。